這邊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家工廠污染水源,並不需要為此付出成本,這家工廠會一直堅持這種低效、高能耗的粗放型生產方式,如此產能和效率則無法提升,給社會帶來損失。

 

如果污染不用付出代價,那麼社會生產效率會持續走低,資源使用率越來越低,最終環境與經濟都面臨崩潰,就像先前提到的,目前各國可能為了眼前利益,選擇用低效便宜的燃煤發電,但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卻是要後代人來承擔。

 

當然非洲豬瘟也算一種典型案例。非洲豬瘟若不控制,傳染給其它豬場,雖然自己工廠也遭受損失,但是社會成本也大幅度增加。因為不知道病源體來自哪裡,不知道誰傳染給誰,非洲豬瘟病源變成了一種厭惡的公共問題,社會損失極大卻找不到私人賠償。

 

環境污染常常是一種厭惡的公共問題,負外部性是一定會發生的損失。如果將所有產權確定為私有產權,環境污染就會變成了私人問題,只要能達成交易,觸發了一種利於社會進步的市場交易。(就像現在提出的碳交易,你可以花錢買別人沒用完的碳權,有些工廠可能開始評估更換設備與購買碳額度哪一個划算?)

 

更簡單的例子,養豬場給私人土地造成污染,那麼土地主人可以找養豬場協商,以一定的價格達成交易。養豬場就相當於支付了一筆污染費,將污染物排放到私人土地上,土地主人也願意“出售”土地供其排汙。

 

所以如果這一套規則由以下五個機構合作:市場、政府、企業、國家以及社會,建立所謂的真正的碳交易才是真實有效的,目前可能大家都有聽過碳交易,但是因為還沒有很強制的約束力,所以也有很多國家或企業有搭便車的嫌疑,當然最重要的是這一個制度還沒有完整。

 

這些背後也未必是政府不努力,而是每一國背後都有自己的利益,像是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選擇退出,或是像法國在2018年想要調漲碳稅,但引發了黃背心運動,促使政府凍漲碳價,而目前有在交易的碳額與我們真實排出的相比,可能只涵蓋百分之一左右。

 

Ps:其實每一個區域的碳價都不同,像是在中國的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湖北、重慶,都有屬於自己的碳交易市場,可能因為當地的環境負載或是當地的企業不同,有不同的定價與交易制度。

 

「多數消費者想買的不是環保產品,而是品質好的東西。」

「減塑不應是少數人去犧牲自己的生活才能做到的事情,要用設計的力量,讓減塑變得更簡單,才會有更多人願意做這件事。」

arrow
arrow

    馬里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