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想過買一杯咖啡時,我們的大腦在想些什麼嗎?
1.口感? 2.價錢? 3.評價?
4.品牌? 5.地址? 6.速度?
作為顧客,我們究竟會選擇公司旁的傳統咖啡館、星巴克,還是所謂的瑞幸咖啡?
大家有想過買一杯咖啡時,我們的大腦在想些什麼嗎?
1.口感? 2.價錢? 3.評價?
4.品牌? 5.地址? 6.速度?
作為顧客,我們究竟會選擇公司旁的傳統咖啡館、星巴克,還是所謂的瑞幸咖啡?
其實接觸Blink這一個平台是在2018年的暑假,當時參加了上海一個種子培訓營的活動,裡面的團員推薦我這邊有很多實習相關資訊,也有很多神人會分享自己的實習經驗,她說她自己在裡面學到了很多,當下我是發現blink的簡歷模板非常實用
,雖然很普通,但是卻也是企業會喜歡看到的版型,當時沒有太去看其他作者的文章,畢竟還沒有了解這一個平台的精華。
2018年11月份的時候,由於在小米實習常常會有心很累的時候,所以開始找一些休閒娛樂或是自己沒有嘗試過的事情挑戰一下,當下突然想起這一個平台的存在,就想說去看看神人們都怎麼渡過的,看到上面那麼多人分享自己的經驗,心中就有一股衝動要不自己也試試看,最主要是當時看到一篇文章,大家都說自己會行銷,卻都只建立在”說”,不如行銷自己來證明。
而我又是那一種會衝動行事的人,所以當下就立刻寫了人生第一篇網路長篇文章(雖然只有大約1000字左右),內容就是自己在小米的一些小鎖事,沒有太多有用的內容,但是反應卻不錯(可能從小沒有被注視過,所以看到有人會按喜歡、收藏,觀看人數還破千,特別興奮),隔天立刻推出自己面試百度的經驗,但是由於是第一次寫,所以其實只說明了過程,沒有很詳細的準備方案還有應對方式(卻也破天荒的超過前一篇,更成為了我最高閱讀數的一篇文章),可是經過我自己的分析,我就覺得大多數的讀者還是只看標題,真正閱讀完我文章的可能相對來說不多
,因為你自己寫完文章會有個預期值,有些文章裡面的知識點還有用心程度,我相信自己是最清楚的。
而百度的那一篇,也就雷聲大雨點小,如果從數據來看,她的閱讀人數是最高的,但是相對來說共鳴、有用度是最低的,這邊又有一種新的反饋出現,好的文章是經得起考驗的,原因是人人貸這一篇文章是我認為比較精華也比較認真分享的,但是前三天收藏與喜歡的人數非常少,但是最後不斷的增加,而小米實習日記1、2、3,相對來說也是大家比較愛的內容,畢竟我自己認為我算是帶大家一起體驗我工作的內容與不保留真實呈現,我朋友看完都問我說這樣算不算洩密,我都會說我是活動開始或是或活動結束才發文,所以也算是另類幫公司行銷
,當然對於數據分面的資訊我也沒有洩漏!!但是其實也是要有活動才可以跟大家分享,不然普通的日常其實也很難寫成文章。
所以中途也轉換跑道試試水溫,寫了思維上的轉變與窮人思維,有沒有帶小米上去,閱讀人數就是有差,但是我還是決定不要再用標題吸引流量,要與閱讀群眾正面對決
,所以不會再用聳動標題,而是貼近自己文章的內容,在這些文章中也希望得到大家的反饋,希望有看到這邊的可以跟我說一下這些文章你們最喜歡哪一個主題或是哪一篇,這樣我之後好繼續發展,不然自己唱獨角戲也很難長久!!
對於這一種網路行銷,如果沒有新的商品出現,就是只能用舊商品刷存在感
,所以有任何的節日都不能放過,因為只要有降價就會帶來銷量,例如我的面試題就是針對小米9月的開學季做出一系列的促銷規劃,這是當時他們呈現的樣子。
再來是我上班第一次接手的10月萬聖節,還有不斷加班的11月雙十一,最後是現在碰到的12月聖誕節......等,其實就會變成每一個月基本上都會有一個活動
,這也表示可以不斷的檢視之前活動的效果,有不錯效果的銷售方式可以複製到接下來促銷中
,當然還是需要不斷的創新,創新過程還要考慮到開發(指我們IT部門願不願意幫忙,偷偷說一下小米的IT非常懶,如果不是懶就是非常爛,有這方面專家,想要來小米的我可以幫忙內推喔~~)跟成本等等問題,像是之前香港線上商城購買,需要滿150才可以免運費,不然是需要40元港幣的運費,但是這一次我就提出,可不可以免運費
,當然還是經過一翻討論(我覺得都有點小爭論了),最後成功的說服他們。
雖然不算真正的免運費(因為有我之前說過的1元手機殼跟手機模,所以變成滿25元才可以免運),但是實際上就算是全場免運了,再來是活動設計的部分,因為想要接地氣一點,像是香港可能會有福袋或是交換禮物的習慣,這一次我們官網也會主打這一塊,雖然這一次呈現出來跟我原本想的有些不一樣,但是這些都是在於開發無法做出來(對於略知一點程式的人,我只能說他們是懶,根本不可能做不出來....)
想想最一開始在上海騎ofo前15分鐘不用錢,到後來每30分鐘收費1元,但是這時有推出月卡服務,一個月可能才7元,隨停隨下車,比起自己買自行車還要方便,但是好景不常ofo目前半倒閉狀態,還有1000多萬人押金沒拿回(好險他們車都爛爛的,所以我之後就沒有選擇他們家)。
那說說我自己最常騎的哈囉bike,相對於其他車她在上海跟蘇州的車款是比較新與在數量上面是比較多的,不過到了北京基本上都是didi的小桔bike與美團的摩拜單車,所以有時候辦月卡也會碰到,你到新的城市找不到車可以騎的情況。
其實跟別人比也許我已經給自己放很多假了,但是我不想要一生被課業或是工作追著跑,所以選擇在學業的最後再給自己放一個長假。
結束長達8.5個月的全職實習,拋開還要想論文的壓力,去參加了一個台商舉辦的活動,前面有提過重回18歲,與00後共患難 前提篇、重回18歲,多災多難的住宿體驗 台灣篇,還有目前還在寫得馬來西亞篇與泉州篇,參加這活動的主要原因是他是一種學生性質的活動,沒有所謂的政治或著人際應酬壓力,你可以很真誠的跟他們相處,不說年紀可能真的像是回到了大一,帶有著高中的衝動與對大學的憧憬。
其中如果說最大的收穫應該是認識了一群很有意思的朋友,大家不帶有私心,一起面對難題與解決,雖然碰到困難,但是沒有人選擇逃避或是推託,幾乎都是一起承擔。
前提摘要:
在2019年4月的時候,我報名了一個某台商舉辦的活動,叫做尋找海絲故事,他是早期在泉州與馬來西亞發展的台商,可能感受到當年的海絲情感漸漸消亡,所以希望藉由大學生喚起大陸政府對海絲的重視,舉辦了一場為期21天的調研活動,整個行程台灣7天、馬來西亞7天、泉州7天,行程全由我們自行安排,10人分成兩組,一組調研宗教與建築,一組調研飲食(粽子)。
Ps. 2018年6月中國首個申遺失敗的城市「泉州」,ICOMOS認為泉州選擇的16個遺產點過於分散,沒有反映城市肌理的遺產點;部分遺產點不是宋元時期真跡,真實性受損。
提到離岸風電大家想到的可能就是在電價上面的爭議,因為政府打算以5.8~7.2元躉購,那台灣就算不考慮電價有發展的必要嗎?
爭議點1 : 因為台灣多面臨颱風,風機可能會面臨壞掉問題?
反方觀點:
美國的大學生除了基本的校園生活,可能想著是創業、投資.....等,而台灣的大學生可能想著是打工或是找工作,其實這也沒有不好,因為我也是那些打工與找實習的一份子,但是我們學校的教授講過的一段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說他在美國的學校念碩士和博士的時候,每一次拿到a或a+的學生都不是白皮膚的,但是未來那些白皮膚的人卻都往往會成為他們的老闆
,也許我們平常的考試或是學習方式,使得我們很會讀書、很會考試,可是為什麼出社會後我們只能成為優秀的員工
,身邊不乏有些例子,我之前的高中的學弟到美國交換了一年,回來時候就變成完全適應不了台灣的考試制度,原本在學校的成績還可以,可是回來之後一落千丈,可能只有英文成績進步了一點,之後聽說大學念一念就休學了,但是人家現在創業,公司員工有20多人,月營業額有將近百萬元,雖然我也是有一次看雜誌上看到才知道的,原來短短的一年可以讓人有這麼大的改變嗎?
我認為思維為上的轉變是非常簡單的,而我們平常也都在不斷的轉變,但是真正的差別是我們的行動力能不能跟得上思維的轉變
,還是我們向現實妥協,選擇安逸的生活,所以導致思維又轉變回原始狀態,有一本很著名的書提到,我們要做的不是仇富,而是我們要擺脫窮人思維,你如果看過富爸爸,窮爸爸,應該可以知道我要說什麼,因為我看這一本書的當下,我發現原來我的思維方式跟窮人思維一模一樣,而這也是大多數人的思維,這邊剛好又幾點我從一篇文章看到的案例。
第一點是被忽略的時間價值
,我算是完全中標了,因為我常常會看別人對書的評論,然後我會在網路上找該電子書的資源。過了幾天,可能花了大把的時間在各大網站、網盤、資源站找遍了,可是換來一場空,但免費的東西未必是免費的,畢竟我們找這些網站所要花的時間也是有成本的。我相信這應該比較屬於少數人會中標,但是下面這一個例子,我相信大多數人會有感,假如我們到電影院去看一部電影,如果這一部影片非常爛,中途退場的人也不會超過20%,也就是說在80%的人看來,這些時間的價值不超過看電影的票價,這些也就是所謂的沉默成本,這邊來說說我買淘寶的經驗吧,我曾經買了一件毛衣,但是我買小號了,我因為不甘心,所以想說雖然小件,加減穿個五六次總會多少回本一點,但其實每穿一次都是受罪一次,每一次穿都覺得非常不舒服,那麼毛衣就會被我丟在家裡的某一個角落,因為不捨得丟掉,想著有一天瘦了一定可以穿,大家想想家中有多地方被這些東西給堆積,而那些地方的地價又是多少錢,最後有一天爆發才會將全部的垃圾丟掉,不過沒多久又會被推放回來。
第二點管窺效應
,這一點我也中標了,就拿我之前在全聯的例子,如果現在有兩個產品,一個原價299另一個原價399,現在兩個都賣200元,絕大多數的人,會選擇原價399的,但是事後我都會後悔,因為雖然原價399的那一個比較值得,但未必是適合自己的,而299那一個可能是自己平常最常使用的品牌,但是還是屢試不爽,這也是大多數人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會變得更為專注,但注意力過度聚焦會導致判斷力下降,而購買東西富人跟窮人就有差別,例如假如窮人想要買車,他可能想著是先考慮有多少錢付首付,月收入多少還貸?再倒過來推算,自己該不該買車,最後決定買什麼樣子的車,富人思維買車,首先會問想要不要買車,想買什麼車?然後再算還差多少,怎麼解決。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大陸的雙十一購物節吧!!這一個是馬爸爸從2009年11月11日所創造出來的光棍購物節,對於一般大眾是多麼期待能在這一天大血拚,我這邊再三強調對於一般大眾!對於一般大眾!對於一般大眾!在我還沒有進入小米公司之前,我也是非常的期待這一天的到來,但是我發現對於我們這些在名單中供應商品的廠商而言,你會非常討厭這一種大型活動的出現
,原因在於它會無限的增加你的工作量,你可能原本七點就可以準時下班,躺在床上慵懶的紓解一天的疲憊,但是雙十一的前兩周絕對不可能發生。
首先會有上不完的商品,固定工作之一,香港也是使用繁體字,所以我的日常工作就是將這些文案變成香港人看了會習慣的文字
(不單單是翻譯還有很多用語上的轉換),當然圖片上面那一些帶有文字的就要考驗自己的修圖功力,對於我這一種從來沒有接觸的人,可以說是非常大的挑戰,而且這邊的同事相對來說會認為你需要自己具備此項能力(就是她不想要教你啦~我絕對沒有說他們相對冷漠喔!!),所以百度成為你的好朋友,比起問同事,百度會給你更精確的答案,也不會讓你同事覺得你是一個麻煩。